人物名片
(资料图)
杨江涛,爱湾医学创始人、董事长,湖南大学96级应用化学学士、2000级分析化学硕士、校外导师,曾任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届、第二届政协委员,获评深圳市光明区鸿鹄人才。
01
“来对了!
湖南大学是我理想大学的样子!”
1996年,湖南大学在山西省招录了30名大学生,杨江涛就是其中之一。湖南与山西相隔千里,杨江涛对湖南大学的第一印象是模糊的,心里不免有些打鼓。同在湖南大学电气系上学的堂姐告诉他:“湖南大学很不错的,来了肯定不后悔!”这番话让杨江涛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又多了一丝期待。
杨江涛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岳麓山下,没有围墙的开放包容性是他对湖南大学的第一印象。开学典礼上,时任校长俞汝勤在大礼堂开讲新生第一课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……”这堂课让杨江涛感受到了湖南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。
人文与青春并存的岳麓书院、优美的校园风景、香辣可口的湘菜,还有化工系强劲的学科实力、热情友好的同学老师……一切的一些都让杨江涛觉得:来对了!是理想中大学的样子!
学生时代的杨江涛。
一入学杨江涛就给自己定下了读研深造的学习目标,并为此制定了学习规划:尽早通过英语四六级,钻研学术,本科阶段就要进入课题组积累科研经验。
尽管早早立下了升学的目标,但杨江涛并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,而是在玩中学、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。喜欢音乐,他就选修音乐课、自学吉他,还组织了校园音乐会、参加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原创歌手节目录制。杨江涛是化学一班年纪最小的同学,却担任了第一任班长,组织同学们开展各种班级活动。这些经历让杨江涛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提升了个人能力,更成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记忆。也正是在湖大,他和一生挚友孙智勇相识相知。
杨江涛(后排左三)与孙智勇(后排左二)在校照片。
02
和俞老的双向奔赴
是师徒,更是益友
2000年读研升学之际,杨江涛主动找到俞汝勤院士,表达希望再次成为俞老学生的想法。经过个人能力、科研经历等多个方面的考量,俞汝勤院士招收了杨江涛做研究生。为此,杨江涛做了一件大学时期最疯狂的事情来庆祝——剃光头,这代表着重新开始。
杨江涛笑着回忆起过去:“相对来说,我是俞老师的学生中最不爱学习的那一个。”在他攻读研究生时,俞汝勤总是不吝给予耐心指导和细心关怀,让他有充分的成长空间,“俞老师还经常叫我到他家改文章,一起在家里吃饭。”两人是师徒,更是益友。
俞汝勤院士(右一)与杨江涛(右二)在硕士毕业答辩中合影。
在俞汝勤眼里,杨江涛不仅是一位活泼优秀的学生,还是一位心怀壮志的企业家。创业过程艰辛无比,当杨江涛邀请恩师创建院士工作站时,俞汝勤破例答应了——因为杨江涛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。得知杨江涛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140余人团队时,俞汝勤也感到由衷的高兴,这意味着这份事业切切实实地养活了至少140个家庭,对国家、对社会都是一种贡献。
院士工作站相关照片。
03
回到母校,让爱延续
“如果天天就想多挣点钱,那人生格局就没有了。”作为国家、社会的一份子,杨江涛觉得每个人都有责任回报国家,回馈社会。在自己事业略有发展之际,杨江涛内心暗暗决定,必须要做点什么回馈母校。
“我就是一个火种,希望带动更多校友关注支持母校,为母校做点事情。”在杨江涛看来,学校经世致用的精神传统、俞老亦师亦友的培养支持,这些都是他受用一生的财富。个人得失不是第一位的,对母校的热爱才是第一位的。于是,在和公司创始人们沟通后,杨江涛与校友孙智勇在2022年回到母校,设立奖学金。
湖南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伟(左)向杨江涛(右)颁发捐赠证书。
杨江涛在湖南大学增长了才干和个人本领,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,收获了独特的成长体验。他也希望自己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,设置专项奖学金,鼓励学弟学妹们树立感恩奋进、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在学习生活中保持敏感之心、坚韧之心、好奇之心,坚定内心所想,努力实现人生理想。
上一篇:买物教室 | 轻盈又能装的包
下一篇:最后一页
(抗击新冠肺炎) 江西住院本土确诊病例清零 南昌全面恢复新冠疫苗接种 中新网南昌5月25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随着24日2例住院本土确诊病例治
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(记者 陈静)在25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,24日,上海
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(记者 孙睿)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连新明25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,通过近一年来的观测,在青藏高原最大中
中新网南昌5月25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江西省红十字会24日消息,湖北一男子在江西南昌因病逝世,家属在悲痛中捐献其器官,挽救了3名重症患者
(抗击新冠肺炎)湖北云梦全县域恢复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新网孝感5月25日电 据湖北孝感市云梦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,该县全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