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本报讯(见习记者孙丹宁)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承林、副研究员顾彬等与大连理工大学的段玉平教授合作,在构筑高效复合吸波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。他们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类石榴结构的磁性树脂衍生碳复合吸波材料,并且通过组分调控和微观结构设计引入了多重电磁波损耗机制,使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。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《复合材料B:工程》。
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电磁干扰的问题日益严峻。有效的吸波材料,尤其是针对千兆赫兹频段的电磁波,对电子安全和医疗保健等具有重要意义。根据吸波机制,通常吸波材料可分为磁损耗型和介电损耗型。其中,单一磁损耗吸波材料存在易腐蚀、易聚集、密度大等缺点,而单一的介电损耗材料存在阻抗不匹配、损耗机制单一的问题。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研究人员提出了组分调控和微观结构设计这两个解决策略。以具有可控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合成树脂作为碳源,耦合磁损耗组分,进行有效的多组分调控,形成多重损耗机制,实现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的有效调节。此外,研究人员对微观结构进行设计调控,构筑出具有类石榴结构的Fe3C@GC/AC复合材料,解决了现有吸波材料存在的磁性颗粒尺寸分布不均匀、易聚集等问题。
研究结果表明,独特的类石榴结构优化了阻抗匹配,同时提升了界面极化损耗和磁损耗。该研究制备出的复合吸波材料在2.08毫米厚度下,实现了高达-96.3分贝(99.99999%)的反射损耗值,与此同时,有效吸收带宽为6.38千兆赫兹。当模拟厚度在1.0至5.0毫米间调变时,88%的测试波段均可以实现有效吸收。
相关论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ompositesb.2023.110767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(抗击新冠肺炎) 江西住院本土确诊病例清零 南昌全面恢复新冠疫苗接种 中新网南昌5月25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随着24日2例住院本土确诊病例治
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(记者 陈静)在25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,24日,上海
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(记者 孙睿)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连新明25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,通过近一年来的观测,在青藏高原最大中
中新网南昌5月25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江西省红十字会24日消息,湖北一男子在江西南昌因病逝世,家属在悲痛中捐献其器官,挽救了3名重症患者
(抗击新冠肺炎)湖北云梦全县域恢复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新网孝感5月25日电 据湖北孝感市云梦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,该县全
X 关闭
X 关闭